到2028年举荐表彰优秀人才超过100人次,新建院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超过20个,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11月16日,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绘就未来5年发展蓝图。
“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创新科协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科协组织建设,为佛山高质量发展作出科协更大的贡献。”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飞飞说。
凝聚科技人才智慧和力量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组织的职责使命。市科协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健全组织网络、创新服务模式,用心用情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
黄飞飞表示,市科协今后将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大力举荐和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搭建更多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安居乐业、干事创业的服务平台,畅通供需两端信息渠道,促进科技成果、科研课题供需互动对接,为科技人才找到、找准用武之地。
聚焦佛山制造业当家,市科协将动员科技工作者紧扣佛山产业特点,充分发挥下属学(协)会的学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引导学术交流方向,以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引进国家级学会的科技、项目和人才资源,与我市产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加快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更多院士团队参与佛山制造业创新高地建设,力争省科协挂牌命名院士工作站达到25家,推动国家海智工作基地创建,多渠道助力各路科技人才汇集佛山。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按照2028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的目标,我们将细化分解年度任务和区域任务,聚焦重点人群和难点部位,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黄飞飞说,市科协将从科学普及的角度讲好佛山产业、佛山产品、佛山人才创新创造的生动故事,依托美的、海天等龙头企业创新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探索组建科普产业集团,推动科普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乘势而上推动其他各区的创建工作,力争“十四五”末佛山五区全部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为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市科协还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交叉的突出优势,做实我市作为广东省科协粤港澳工程师资格互认和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试点,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与香港、澳门工程师学会的交流合作,开通院士专家建议直通车,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对策建议,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佛山市产业转型需求,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专题研讨、科学论证和决策咨询活动,积极为佛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激励科技人才勇攀高峰 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会议现场,市科协谋划部署了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任务,发出了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的号召,让全市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激励着他们勇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峰。
作为长期奋战在传染病领域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佛山分所所长、体必康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利军看到佛山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市科协更高更远的目标定位,感到非常激动。“市委市政府把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将对佛山未来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毕利军说,今后将继续投入到结核病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中,利用扎根佛山十几年积累的研发经验,为佛山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科技人才培养等工作贡献力量,希望市科协瞄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布局,以人才培养作为抓手,服务当地产业升级转型。
“听完市科协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我们感觉公司发展更为可期。”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贤帅说,今后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打通整个口腔产业链,实现链到网的闭环,让更多老百姓用得上国产种植牙,希望市科协持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通科研院所和科研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实用的产品。
同样倍感振奋的还有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脉官。他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深耕陶瓷产业,挖掘陶瓷领域科研潜力,紧紧跟随市科协的工作部署,以科技创新帮助传统陶瓷企业向特种陶瓷、高附加值陶瓷转型升级,并结合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拓宽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
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关烨锋则对市科协未来工作充满期待。“相信在市科协的团结引领下,佛山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方面都将取得更大成效。”关烨锋说,接下来研究院会继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对接高校与企业,打通人才供给通道,并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强佛山科技人才与科技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佛山本地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