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努力为佛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科协贡献
来源:佛山日报
发表时间:2023-11-16

    11月16日,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回看十年奋进路,一幅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靓丽图景徐徐展开。

    ——共建院士工作站8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2个,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6个,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个,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累计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3000余场次,受众3000多万人次,2022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5.5%,居全省第三位。

    一个个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汇聚成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展现出佛山科技人才荟萃、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的勃勃生机。

    “我们要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顺应大势、把握大局、聚焦大事,在全市科技创新全局中把握科协定位、提高工作站位、拿出行动方案,不断创新科协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飞飞表示,将坚持“四个面向”,扎实履行科协组织“四服务”职责,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奋力为佛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科协力量。

    厚植人才沃土

    当好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娘家人”

    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十年来,市科协切实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不断铺路搭桥,全心全意服务科技工作者。

    为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市科协组织佛山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做好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以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企业创新达人等遴选推荐工作。2013年以来,市科协累计向上级科协组织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48人次,其中,8人次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展科技研发切莫闭门造车,要多渠道促进人才学术交流。市科协积极主办、支持学会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题研讨、学术周等活动累计100余场次,受众超5万人次,并广泛推动企事业单位创建院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基地等创新载体,协办广东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交流系列活动,为科技人才发展厚植沃土。

    作为扎根佛山近18年的杰出科技工作者,广东林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博伟在仿生、力学、化学、超材料等跨学科基础上,历经6年12000余次试验,发明仿生吸能材料,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目前,王博伟正带领技术团队和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应用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谈到市科协这个“娘家人”,王博伟倍感亲切。“市科协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通过人才举荐和宣传激励着我们这批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还营造出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和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他说,希望市科协凝聚更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开展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帮助佛山科技工作者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佛山产业升级。

    同样感受到温暖的还有季华实验室副主任孟徽。“在市科协的指导支持下,我们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获得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还成功对接了全国性联盟与国家级学会,形成了产学研用资源集聚、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孟徽表示,未来季华实验室将不断完善“企业出题、科研答题”的机制,开展佛山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系统工程,也将继续和市科协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佛山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集聚创新资源  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十年来,市科协始终牵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4年起,中国科协大力推动创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2017年佛山获批成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

    2021年,佛山市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同年9月,“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为佛山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授牌。

    今年6月,我市获批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城市。9月,在北京召开的佛山“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推进会上,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为佛山创新驱动示范市揭牌。

    多项荣誉加持的背后,是市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多年来,市科协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对接国家级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累计资助项目95个,资助金额4370万元,对接促成市政府与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12家国家级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8家国家级学会在佛山建立服务站。

    在佛山市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佛山连续三年承办亚洲色彩论坛,促进色彩科技与佛山产业深度融合;专注无孔防水透湿薄膜研发的佛山金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化工学会、华南理工大学首创国内新型医用敷料;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将研发的绿色储能应用系统研发成果产业化,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用电贵的难题……

    这些只是市科协服务佛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实效的典型代表。2019年至2021年,佛山与中国科协所属国家级学会的项目合作硕果累累:制定团体标准等154项;引进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255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140项;服务企业6171家次,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培训等活动3511场次,参与人数25558人次。

    同时,市科协还先后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中国·佛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大会等活动,为国内外先进创新成果在佛山的产业化搭建良好平台;连续5年举办全国发明展览会和国际发明展览会,每年展览面积均在4万平方米以上,参展项目逐年递增,有效为佛山链接了全球创新资源。

    聚焦科普惠民  全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 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十年来,市科协切实发挥科协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深入推动构建“大科普”格局,加强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做到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品牌。

    “两个板块碰撞会发生地震吗?”“冰川融化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今年4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健民为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带来的主题报告——《地球演化的沧海桑田之变》,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样有声有色的科普活动,每年都会在佛山五区轮番上演。近年来,市科协以打造品牌科普活动、建设科学特色学校与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等为重要抓手,牵头开展佛山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上百场,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佛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佛山市“大手拉小手”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希望行等活动,全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目前,佛山市累计建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7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16个,十年来新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95个。

    为搭建更多元、更普惠的科普平台,市科协开通“佛山科协”微博号、“科普佛山”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络科普传播阵地,并与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合作建设市级广电网络科普平台,实现广电网络科普全市域覆盖,推动科普资源向市民日常生活渗透。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祁青莲深切感受到科普平台的益处。2016年,祁青莲牵头发起“Watch  You—儿童意外伤害防治教育项目”,通过“医院+学校+家庭”模式在全市中小学校园、社区等开展儿童意外伤害防治及急救知识科普宣讲70余场,通过市科协打造的线上线下科普平台以及多元化宣传渠道,有效提高儿童及其监护人对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知识知晓率、普及率。

    “我们会继续发挥医教研的优势,多部门联动把预防关口前移,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共同努力。”祁青莲说,未来期待佛山成立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科普联盟,全方位整合资源,探索研究更加有效的干预策略,加强研发课程、模型教具等创新工具,进一步推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事业发展。

    发挥智囊作用  资政建言助推佛山高质量发展

    佛山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作为硬核支撑,更需要高端智囊团建言献策。十年来,市科协主动做深重点课题调研,汇聚科技工作者智慧,助推佛山制造业当家。

    近年来,市科协积极开展佛山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调研,会同省市有关单位联合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佛山定位”项目实地考察和文献搜集,联合中山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调研组,围绕佛山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开展专项调研,牵头开展“我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献一策”“创新型城市建设沙龙”等活动,配合省科协开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调研活动,主办以“佛山绿化再升级”为主题的市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请院士专家为绿美佛山建设把脉问诊。

    为畅通资政建言渠道,市科协发动市级学会、高校科协及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撰写科技论文、举办科技沙龙活动,充分利用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团座谈会等,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集思广益,切实提升佛山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黄飞飞说,未来五年,市科协将坚持“四个面向”,深化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扎实履行科协组织“四服务”职责,争取到2028年全市科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具体而言,市科协将持续畅通人才引育、举荐、表彰、评价、激励、宣传等制度机制,举荐表彰优秀人才100人次以上;新建院士工作站、科技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创新平台20个以上;新增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3家,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0家,新增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家以上,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新增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科协组织30家以上。

    立足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市科协擎画出了创新发展的蓝图,今后势必凝聚起全市科技工作者的磅礴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勇创新、重落实、善作为,全力将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佛山日报)

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since 2000年 粤ICP备05033679号-1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东鄱南路20号 电话:0757-83336879 邮箱:fskx@foshan.gov.cn